学会“纯素食”的正确打开方式,减脂又健康

文章标题:学会“纯素食”的正确打开方式,减脂又健康


夏天正在悄悄临近,身上穿的衣服越来越薄,冬天没减掉的肥肉“呼之欲出”。脂肪过多的小伙伴们看着依旧肥胖的身材,陷入深深的焦虑之中。

20200315278845_srwYmp.jpeg

除了之前饱受争议的升酮饮食,纯素食这个老生常谈的概念近期又火了起来。每天只吃草,美容又苗条,类似的广告宣传不知戳中了多少减肥人士的心坎。


但是,纯素食真的能够减肥吗?纯素食真的一点肉类都不吃吗?这样的饮食方式会不会对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呢?希望看完这篇文章以后,会有你想要的答案~


pexels-magda-ehlers-1300972.jpg


一、纯素食是什么


通常,纯素食的定义为不食用哺乳动物肉类,家禽肉类,海鲜肉类及它们的副产品,选择性食用奶制品和蛋,以大量的蔬菜水果为基本营养摄入食物的饮食习惯。在具体的实践上,纯素食可以分为以下四个类别:


图片 1 17.28.36.png


除了在饮食上保持尽量的素食主义,广义上的纯素食还包括:


穿着上不使用动物制品;生活上不使用含有动物成分的日用品,如含有蜂蜜成分的护肤品等;环境理念上追求绿色天然、有机无污染、生态可持续等。


总的来说,纯素食是一种以素食为主的,对动物充满人道主义的,极简低碳生活方式


pexels-pixabay-45911.jpg


二、纯素食的是否有益健康


纯素食作为一种略为极端的饮食习惯,对身体其实是一把“双刃剑”,既有好的一面,也有坏的一面。拒绝肉类,以及大量的蔬菜水果的摄入,其实阻断了饱和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,降低身体“三高”出现的机率。同时,蔬果对于胃肠道也颇有益处,具体来说,有如下的好处:

1、饱和脂肪、胆固醇摄入量较低,身体更容易保持健康的血脂血糖水平,不易发胖
2、维生素C、维生素E以及类胡萝卜素等摄入量较充足,美容明目
3、大量的纤维素促进胃肠道蠕动,保持良好的胃肠道与消化功能
4、食用蔬果的同时也摄入了大量蔬果中的水分,增加人体的新陈代谢


纯素食除了以上的好处,纯素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影响人体健康的不良因素,往往这些因素会被人们所忽略,最后累积起来就会对身体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害。


1、摄入的植物蛋白转化率低,人体利用率较差


纯素食通常会通过食用豆制品来补充蛋白质的摄取,但是植物蛋白属于非优质蛋白和不完全蛋白,与人体所需略有差异。


植物蛋白的外层被一层薄膜所包裹,所以消化过程相对较慢。在人体代谢过程中,植物蛋白会产生更多的不平衡氨基酸,其吸收利用率只有50%左右。相比之下,动物蛋白的氨基酸比例相对均衡,消化吸收利用率可以达到70%左右。


所以,纯素食主义者在蛋白质的选择上需要比平时摄入更多的量,同时利用外服营养素补充体内缺少的氨基酸水平。


2、动物蛋白的缺失容易导致人体碳水化合物摄入过量


由于不食用动物肉类,纯素食主义者通常会增加大米,面条等主食以及水果的食用来增加饱腹感。


这时,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就会过量,造成身体中血糖浓度过高,过多的血糖会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转化为糖原储存在肌肉和肝脏中,以及转化为脂肪储存在身体里,最终导致肥胖,增加糖尿病出现的风险。

3、动物肉类中富含的营养元素缺乏


v2-a3da5908c7562c822d5cf1d650136f6c_r.jpeg


上图展示了在不摄入动物肉类的情况下人体会缺乏的维生素的种类,如果长期缺少这些营养物质,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。


pexels-anna-shvets-3683074.jpg


三、应该如何正确的开展素食


既然纯素食对健康有利有弊,那么应该如何正确的开展纯素食饮食才能保持身体健康呢?下面是关键:


丰富素食种类,

多吃豆类制品,

不拒绝蛋奶制品,

及时补充微量元素。


每周素食的准备上,增加素食种类,增加多种营养元素的摄入。同时可以在品类上选择有机素食品类,不添加化工农药,生产过程中保证水分,土壤,空气,有机肥料的无污染,优越的生长环境让有机食品更具食物自然的原始风味,吃“草”也能吃得更安全更开心~


素食主义者还要密切关注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,利用糙米藜麦豆子等高营养粗粮代替米饭面条等精致碳水,高糖分的水果也要少吃,避免碳水摄入过量,越吃越胖。


在肉类缺失的情况下,多吃蛋奶类产品和豆制品补充人体必需的单蛋白质,适量增大一些摄入量弥补人体消化代谢的损失。


最后,购买一些维生素片,每周定量的补充肉类富含的微量元素,以弥补纯素食微量元素摄入不均衡不全面的缺失。



纯素食主义不是滴油不粘,也不是单纯吃“草”。适量碳水,优质的植物蛋白与油脂,反而更加有利于身体健康以及减脂瘦身。小O在此祝减脂减肥的小伙伴,健康减肥,快乐瘦身,学会纯素食的正确打开方式,早日完成减肥大业!


参考资料:

黄涛.(2011).基因-脂肪酸交互作用与同型半胱氨酸代谢和2型糖尿病易感性研究(博士学位论文,浙江大学).

https://kns.cnki.net/KCMS/detail/detail.aspx?dbname=CDFD0911&filename=1011085611.nh



*图片来自于网络,侵删




返回
评论